『章节错误,点此报送』
第九百二十六章试探之后的杀招[2/3页]
道的是如果是前辈来,比如大将军夏侯琢,比如澹台压境,比如归元术。”
“如果是同龄人来,哪怕是明面上看起来官职地位不如我高的同龄人。”
“他们在辽北道要杀的人是比我多还是比我少?”
听到叶无坷这个问题,三奎沉默了。
叶无坷说:“三奎哥,我确实容易为我在乎的人着想,辽北道的乡亲们就不是我在乎的人了?”
“我来了,杀了很多......其实比别人来杀的少。”
他起身,趴在窗台上看着外边。
“挺好的。”
三奎沉默了片刻后点头:“挺好的。”
叶无坷说:“如果辽北道注定了会有一场劫,那这个劫是叶无坷比是谁都要好些。”
这句话,不深思辽北道情况的人不会明白。
徐绩利用连夕雾在辽北道经营多年,还利用了大规模的商人控制地方政令。
表面上看起来这只是官场勾结,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贪腐。
可实际上,辽北道很可能是一片战场。
如果朝廷里暗暗在积蓄力量的那些人选择以辽北道为沃土滋养他们,那辽北道就是他们的根基之地。
他们为何要如此大规模的控制地方官员?为何如此大规模的培植商人的实力?x㈡三WΧw.CΟΜ
是因为更大部分的利益,流进了背后这个团体。
一旦事情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那些人就会控制辽北道举起对抗朝廷的反旗。
现在叶无坷只是以查办贪腐的名义在杀人。
真到了那一步,朝廷另派人来就是平叛。
想想看,因为利益纠缠,多少官员和商人勾结一起,又有多少百姓被绑定在他们身上。
一旦他们决意反叛,辽北道会有多少人不得不参与叛军?
到了那个时候,辽北道又会死多少人?
曹懒和叶无坷聊了很多,不得不说曹懒是最接近叶无坷心境的那个人。
三奎确实很聪明,可三奎的聪明不在那么高的地方。
曹懒不一样,曹懒生在高处。
他以前只是没有去想这些事,当他试图去想的时候马上就明白了叶无坷的心意。
白经年为什么能在辽北道呼风唤雨?
并不是白经年有多厉害,也不是白经年控制的财富有多可怕。
甚至,白经年都不是掮客。
他只是个代言人。
如果曹懒的猜测没错,那在辽北道这乱局背后的人就不是一个两个。
尉迟万年只是其中之一,是必须要在明面上有这样一个人的那个人。
在白经年和尉迟万年背后,极可能是一批当年不服气也不服输的人。
唐大将军当时的态度格外强硬,只要是他的旧部就不得不遵从他的命令。
造成了今日之局面,能说唐大将军错了吗?
没有,唐大将军当时的决定正确的毋庸置疑。
如果他当时不这样以绝强的手段分散了他的旧部,那么,现在这些人的不服气就不只是只做了一任高官的不服气。
半壁江山是唐大将军打下来的。
他们的不服气,会更高。
也许在做出那般决定,用那般强硬手段的时候,唐大将军就已经察觉到了他旧部的想法很危险。
现在的隐患,比起那时候的隐患要小的太多了。
曹懒想明白了这些,所以理解了叶无坷的悲伤。
三奎理解不了这种悲伤,并非是三奎对那些人没有尊重。
而是因为三奎的在乎,和曹懒的在乎不一样。
三奎只在乎他的姜头兄弟,他的无事村同乡。
三奎问:“你在窗口坐了足足两个时辰不去睡,既然不只是难过那就是在想怎么应对了。”
叶
第九百二十六章试探之后的杀招[2/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